張恒鴻老師採訪紀錄

目錄

撰文:CM53黃瑀鍀、陳琬琦
採訪:CM51賴恒如、CM52吳芝萱、CM53黃瑀鍀、陳琬琦、謝亞均
整理:CM51賴恒如、CM52吳芝萱、CM53謝亞均

前言

人生短短數十載光陰,此生所求究竟為何?古哲曾有立德、立功、立言之說,統治者追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學者追求在學術界做出突破、奠定一方基石、 俾使後進在研究時不必多走冤枉路,而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醫師追求在臨床 面對千變萬化的病情,能夠抽絲剝繭、執簡馭繁,直指問題核心,幫助病人解決問題。有人追求影響力,希望能登高望遠、一呼百應;有人追求財富,希望錦衣玉食、尊榮無比;有人追求生活清幽,漫步山林如閒雲野鶴。當走到人生的盡頭,繁華落盡,回首來時路,一幕幕光景憬然赴目,屆時,我們可能微笑著說句:不愧此生?

正在思緒紛飛時,張恒鴻老師挾帶一身和藹氣息、笑意盈盈走進研究生教室,一陣簡略寒暄後便入座。正要把呈現在平板上的採訪綱要遞給老師時,赫然發現老師早已手執列印下來的訪綱、有條不紊的擺在桌上,靜候我們蓄勢待發的提問。

何其有幸,能採訪生命底蘊深厚的張恒鴻老師,讓我們能一窺老師的專業思維與生命態度,讓我們走在學習路上,不再徬徨、不再是踽踽獨行,而能在前輩的點撥與啟發之下,走得更加安定、從容、自在。

期許讀完這篇採訪紀錄的每位夥伴,都能有所收穫、有所啟發,並能找到自己生命的定位。

主題一、中醫內科學習

如何精準地針對病機處方用藥,是每個臨床醫師都持續思考與探索的問題。張恒鴻老師學理、臨床皆十分精湛,對許多問題皆有獨到見解。讓我們一窺老師的學習歷程與思路,如何從初出茅廬的新手,逐步成長,成為醫術精湛的成熟醫師!

Q:在臨床的診斷和處方,我們好奇老師是如何訓練自己的思維來自我提升?

自己有積極解決問題的慾望時,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

在大學時代,我埋首書堆,完全沒有臨床的經驗,直到大三、大四寒暑假實習才有機會跟診。在老師的診所時,只佇立一旁,沒有臨場感、也不清楚老師的思路。直到考上中醫師執照,在附設醫院看門診時,親自接觸患者,才真正有臨場感,這與跟診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建議同學越早接觸臨床越好,當你有自己解決問題的需求時,才會有真正的成長。想辦法在老師或學長姐的協助和輔導下,讓自己試著去解決病人的問題。舉例來說,參與醫療服務,不僅 讓自己有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又有醫師從旁指導,這是相當好的機會。

Q:學校有一業師計畫,有鑑於低年級的中醫精神架構沒有很完整,是否仍建議提早出去接觸臨床呢?

從「業師計畫」為出發點,延伸學習「如何當好醫生」的起承轉合

鼓勵同學越早參與業師計畫越好。業師制度是到其他醫師的診所去跟診或討論,單純以觀察為主,同學們必須要謹慎,不能妨礙醫療品質及作業程序。換個角度而言,我們要突破框架,盡早開始學習。例如:同學彼此身體偶有病痛,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時,屆時便腦力激盪、思索如何解決,最後再由老師介入指導。不要過早進入醫療程序,若問題很快就被解決掉,你們便失去了學習的機會。此般學習要建立在業師之前,它會使你們的學習更有效率。 我當初在附設醫院開診後,才明白如何讓自己一步步變成一位真正的中醫師。我曾經過西醫的見習,之後又接續一年的西醫實習,而中醫跟診實習則只是在大三到大五、六的寒暑假。當時的我,單純跟診觀察與抄筆記,然而,直到我自己獨當一面的時候,才真正開始把這些知識變成能力。當你獨立解決一個問題時,才會真正突飛猛進—訓練自己的思維、自我提升、建立臨床回饋系統。

面對臨床問題時,旁邊需要有一位醫師或老師,看著你做,並且在事後跟你討論。但如果沒有這種機會的話,可以找同學互相討論。當年,我剛開始連一帖六君子湯或異功散都開不出來,趕緊去找老師、同學請益,這就是在建立思維。

回饋系統是建立在病人回診時。當開方子出去後,隨後追蹤病人服藥後的情況,並請病人三天後回診。而且在詢問的過程中,也能得知先前看診時哪方面忘了問、要去追蹤哪個副作用。患者病情的進度會告訴你這帖方子欠缺什麼,或哪味藥已然過度,就這樣一味藥一味藥的去加減,思維才會浮現,用方力求精簡。

悟性對於中醫而言相當重要,不見得做久就醫術高明,腦筋清楚的學生,其實在大學時代思考就能很深入,就能有一番見解。所以不要妄自菲薄, 好好去學習每一位老師的作法,同時建立自己的思考架構。

Q:老師見實習時對西醫很熟練,我們好奇為何沒有繼續從事西醫,反而是回來做中醫呢?

興趣和工作結合,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我自幼對傳統文化非常喜愛,原先第一志願是中文系,直到高中有學長返校宣傳,看了中文系的課程表才知道與我想像的差了十萬八千里。我從小喜愛閱讀,尤其是武俠小說,喜歡自由自在地漫遊在書本內的世界,但我不想把時間花在太過瑣碎的事物上。

小時候的薰陶:我自幼就看著祖父和爸爸看病,家裡是個醫療圈子,我回家進屋內前會經過父親的診間,偶爾會坐在診間看他診察病人,我長大之後才知道此舉並不適當,但我猜父親也是愛子心切,想影響我去讀醫。四、五十年前,醫療規範不太嚴格,所以我在旁邊看倒也沒造成問題,當我目睹到當醫生可以幫助許多人,並感受到患者的感謝,心裡便覺得這行業很好。

中、西醫是一家的,我也沒有執意去選擇哪一個,是以興趣來從事中醫。況且,當時西醫這麼多,也不缺我一人;中醫人數相當少,我在當系學會會長時,就感覺到中醫是個弱勢群體,需要人力的投注,所以我最後走入了中醫。

Q:老師這一路走來是怎麼結合中醫與西醫這兩種思維的呢?

聯想力是開啟中西醫匯通的關鍵之鑰

在大學念書的時候,上一堂是中醫傷寒學,可能下一堂銜接的是西醫生理學,如此中西醫交替學習,我的腦袋就會自然地把相關事物連結在一起。例如一個細胞,就是一個生命體,那麼它就有肝心脾肺腎和陰陽的不同。我常常西醫跟中醫的思維彼此激盪,所以大學時我就會在西醫的課本上註明,哪一點可以對應到中醫的哪個概念,直到臨床的時候,再把這些想法深化、強化。

一下吃西餐、一下吃中餐,你不會刻意去區分或拒絕,也可以中餐西吃、西餐中吃,這才是最趣味盎然的。如果能夠解決病人的痛苦,界分中西醫兩邊是不必要的,腦袋只要能想通,並沒有所謂中醫西醫的區別。所以區分中西醫這個問題,應該是職業團體的規範,是人造的。人制定了許多規則,這是沒有辦法的,因為利益團體之間要切割,但這是可以合作協調的。

重要的是,把中醫的理則想通,如果兩者是孤立的、互不相干,出了課堂便各擺一旁,進了西醫的課堂,中醫的思想忘在一邊,此種模式的教育是失敗的。沒有充分吸收的知識就無法把它變成自己的能力,若忽然有一天,睜眼之際,不知不覺地開始互相翻譯中西醫的思維,想通了、成為自己能掌握的感覺之後,就成了你雙股螺旋裡面的一股,意即你擁有兩種專長,那將會使學習一途更加精采。

Q:現代醫學有些內容描述得比較微觀,像是白血球、膽色素、IgA、IgG,而中醫的描述是相對宏觀性的,像氣虛、血虛。您是如何將兩者對應起來,比如說, 把某些微觀指標對到氣虛這樣的類比嗎?

中醫是「藝術」也是「科學」,擅長整體性思考、推敲彼此之間的聯繫

中醫看整體,就把整體拿出來分析,你就會看到肝心脾肺腎、陰陽表裏寒熱虛實。白血球旁邊有紅血球、有血小板,它前身是骨髓,仔細推究則有更深一層的物質,所以它有前有後、有一家子,這之間彼此有些會互相拮抗、有些會互相幫忙,一家人,有主有輔,會在不同的時間點進來。

所謂白血球並非純粹是一個東西,它旁邊有什麼、它隸屬於哪一家族, 我們就聚焦於那一家族的整體性。比方說細菌開始入侵時,此時白血球與外來物的互動即是正邪,吞了細菌以後自己會脹死,這是正邪玉石俱焚,玉石俱焚以後,釋放出的物質又招募更多白血球,造成天下大亂,可能從熱變成火、再變成毒,製造出許多連鎖反應。

西醫厲害的是把一個東西具體的說清楚、弄明白,所以它很好運用,但真正臨床的情況,不能單取一物,因為臨床是很多變數交互作用而成的結果。 有了全套的整體性,就可以分主輔和陰陽,這便是中醫。中醫擅長的是看彼此之間的作用關係,而不是單一個體和結構,所以中醫才會像藝術。

Q:我們知道中藥的藥性很難一言以蔽之,各家對於藥性的論說也不一樣,那我們如何去鑑別並運用在臨床上面呢?

一縱一橫去思考一味藥的功效與作用,在臨床的辨證論治基礎上靈活運用

所有的東西都有許多不同的面相,例如陳皮也不只理氣一個作用。然而,什麼是「理氣」?理了什麼氣? 理氣是由於它發生了何種效用?有理氣功效也不單只有陳皮,香附、砂仁也能理氣,而且理的都是中焦之氣,那他們有什麼不同?所以要在中醫臨床去了解這些。以陳皮為例,什麼時候加進去、它發揮什麼作用? 什麼時候拿走、又會導致什麼作用? 以此來了解這味藥。另外鑑別方法就是,把類似的藥全部擺出來,去比較它們的特點有什麼差異,你就可以 了解每一藥的特性和原來的主軸,比方說茯苓、澤瀉、豬苓同樣「利水」,之間有什麼差異? 把它想清楚,用藥就會更精準。這就是一縱一橫,主作用是什麼 就是看它什麼時候進退場,其它則是擺出來,去比較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這樣子就比較容易去鑑別、去了解。

Q:老師剛剛舉例的陳皮理氣,在古籍上的紀載比較整合性、系統性,反觀現在的藥理研究較微觀,尋找了許多有效成分,但那些成分可能沒辦法取代中藥整合性的特色,但是整合性的描述又往往予人模糊之感,那麼這兩者要如何取得平衡?

我們真正要做的是中醫研究,並且善用現有的技術,以中醫的語言來翻譯

這是短程和長程的區別。長程有時候要看整體趨勢,它大概是走左還右,它的方向不只有左跟右,也有左偏右、右偏左。大致上知曉它是往左走的,便可以先做,這就是中醫三千年前就在做的事情。將每個成分齊全地找出來,接著去觀察哪個成分是缺他不可的,就知道它是主成分。當然,通常也不是只有一個主成分,若取得三個主要的成分,分別去研究,現在的醫學技術絕對可以把每一成分都分析得很清楚,並知道各自的優缺點。

所以,最後要拿去做西藥的時候,會去找優點最多、缺點最少的,然後做出一個他想要的東西(藥化),而這東西已經和一開始的植物是兩碼事了,所以不要把它們搞混了,我們只能說它來自那裡,它已經是另外一樣東西了。

現在中醫要跟著時代進步,上述所提皆要有所涉獵,不要一直把兩者分開來看。但如果各拿一個出來,例如從人蔘裡面拿出五種新藥,你會越來越了解人蔘,但是要用人蔘的時候,不妨把這五種新藥合在一起,再去做測試、找它的比例,創造一個新的東西出來,藥學專家就能靈活運用這些高檔的知識。 人蔘有紅蔘、白蔘,吃了之後有什麼感覺?這都是市井小民就可以玩的,而且往往學問越高越玩不來,因為會失去敏銳的直覺,有時候這東西往口裡一含, 若身體告訴你這東西不對,這就是人一種敏銳的直覺。

古時候,每位做醫藥的都要訓練嘗藥,現在就遠遠的不夠,傳統中醫的訓練目前有嚴重的缺陷,若今天去藥園裡面拔一株草,但藥典裡面沒有寫它的性味歸經,怎麼辦?誰來講?誰說了算?

我們現今並沒有這樣的機構,這應該是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可以做的事情,繼續去編中藥典,增收新藥材,並定出每一物的性味歸經以後,告訴中醫界。定出國家標準,讓業界能夠跟進和應用,但這些事情現在都停在清朝,中醫的傳統技藝訓練到現在發生了一些斷層,我們應該要想辦法把這些問題都彌補起來,否則用傳統方法去研究的這條路是愈趨艱難。

現今,機器很好用,健保還有給付,檢驗完了以後有憑有據,好分析。 所以成為整個學術的主體性,越是沒有主體性的東西,越容易淪陷。心電圖、 超音波就擺在醫院裡面,何不善加利用?你說心電圖是西醫的,那就錯了,心電圖和 X 光並不是西醫發明的,X 光是物理學家發現的,做研究或開課程,訓練中學會使用它,用中醫的語言去解釋,它就變成中醫。當然,學會善用 X 光,對人和疾病的治療都有好處,就看你這學門能不能繼續往下走。要能夠回 來從研究中醫,變成中醫研究,這兩者可是很不同的角度。

Q:舉凡單味藥,該於何時加減,或是一複方、藥對,兩味藥、三味藥,甚至更多味藥,彼此間的交互作用,我們要如何去評估?

從藥對、醫案中去了解中藥個性、彼此配伍的運作

從藥對去學習是種不錯的方法。藥對的運用是每位醫生不同的經驗,他認為這樣搭配很有效果,這也是認識藥的一個方法。施今墨先生在臨床上使用許多藥對,臨床的醫生為什麼不用一味藥而要用兩味藥,造成相輔相成或是相反相成的結果。

不妨多看看不同的醫師在用藥的時候,他們如何去組成一套適當的條件、又為什麼會這樣去組? 也可以多看臨床醫案,醫案是有故事性的,從一開始怎樣到後來改了什麼方之後,療效才出來? 醫學有時候還蠻瑣碎的,想認識大黃就去找擅長運用大黃的醫家病案,看看他是如何運用的,才會有較深入的了解。

主題二、中西醫結合研究

Q:在做研究這方面,中醫跟西醫切入方向並不一樣,西醫是去找藥的某些有效成分,那用中醫的思維去做研究,要如何著手,才能讓整個中醫研究學術進步?

中醫研究需要的是高端的工具,以及與其他專業的結合

要研究傳統的中醫思維比較困難,因為它需要較為高段的工具和方法。具體的東西,例如長度和重量,一量出來就一翻兩瞪眼,這些東西很重要,但層次不高。有時候高段的工具和知識還不存在,只能夠再等個三、五十年。有許多研究從前都難以實施,但是從超音波、核磁共振等各種儀器,到現在人工智慧的發展,都能慢慢解決了。兩三千年前在觀察的時候,什麼工具都沒有,但單純用「看」就看懂了一套邏輯,其中的感覺是沒有辦法研究的,這就是為什麼中醫有口難言,明明知道這個好,卻講不出來,因為中醫需要高檔的、整合性的、功能性的分析,而不是結構性的,結構性的就比較簡單。中醫還有另外一個很辛苦的點是,現在要研究的對象太基礎,需要做個二十年才知道它的好處在哪,但是做一個研究二十年,根本沒辦法每年出論文,所以相當困難,但我們還是要尋找,不要放棄。

很多科學家在研究自然現象的時候,面對和我們一樣的問題,我們要去觀察他們是怎麼思考的。學中醫可好玩了,因為你面對各種不同的學門,面對同樣的問題去深度思考,研究自然和生命現象,生命現象包含了身、心、靈,人的健康、生命問題是很寬廣的,這是真正的醫學。回到疾病治療這個小小的點,可以用的知識、方法、工具,盡量想辦法和別的學門合作,我們終究會等到那天的到來。

新的工具不斷發展出來,我們以前未曾想過會有核磁共振的出現,甚至能用眼睛觀察細胞的運動,現在還有一種方法可以測細胞內部的聲音。想想看,這些東西在中醫上能有哪些運用,吃黃耆、人蔘之後,細胞的聲音會產生什麼改變。現在像是學士後中醫系的同學們,本身都已涉獵各項學門,但就是尚未投射到中醫上,學術本身沒有跟著這個時代在進展,是很可惜的。台灣中醫教育是走在世界前端,全世界培養最多中西醫結合的人才是台灣,我們有許多才華洋溢的碩博士來學習中醫,但是中醫如果不去收網,只是一味的治病,最終並沒有一幢完工的豪宅產出。

Q:研究常常希望能找出群體共性,但實際上臨床可能是很個體化的。我們好奇老師的臨床研究對於我們實際臨床思維的幫助或是研究與臨床實踐,兩者之間如何取得平衡,進而能提升臨床療效?

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實證醫學、從各學門尋找靈感

中醫臨床的東西很可能是單一個案,做臨床研究就去描述這些單一個案, 本來是如何後來又如何? 這也可能成為一個很重要的依據,只要寫得很完整,舉凡佛洛伊德《夢的解析》, 一共才幾個案例,但也變成跨時代的鉅著 。 以前大家都覺得要大樣本數,要一大堆實驗組、對照組、隨機雙盲之類的,拿這種方法去研究西醫是對的,拿來研究中醫, 有時候覺得搔不著癢處 。 你可以用這種方法去研究中藥,但是你沒有辦法全用這種方法來研究中醫, 研究中醫有時候是社會科學的方法,有時候是心理學的方法,還有一些是數學家在用的方法,有很多方法現在都被開發出來了。總之,研究中醫臨床的效果還是要實證。

大家都在想盡辦法,不要用錯方法,用錯方法不會有好的結果,你只要腦筋清楚、 很仔細的去記錄、去了解的話,那就會是一個成功的研究,研究的方法是一種思考的訓練,就是免 於謬誤的訓練,這種邏輯訓練,我覺得是很重要的,學了這類方法之後,就要去想辦法看清楚你想聚焦的是什麼。

研究中醫要一整家、一整層的看,不可以只看單點

以前在學流行病學就是在研究這些,學完流行病學方法之後回頭看,會發現中醫流行病學研究簡直做不完。《黃帝內經》 從第一篇開始就做不完了,可以做幾輩子都做不完, 好多好多精彩的題目, 例如: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 」 。什麼叫東方生風 ? 要去思考這種東西是什麼,因為它都不是一個單一事件。這邊寫東方生風、西方、南方、北方又生什麼? 它是一家,把這全家拿來看,原來它是一種分類,五類中,要回歸它隸屬的一家,端看一整層,才會得其正解。

Q:老師所認為做研究的一個循序漸進步驟應該是怎麼樣呢?

研究訓練的核心—研究思維方法的訓練

第一個就是趁腦筋清晰的時候,去接受思考方法的訓練。因為過了這段時間就不會有興趣了,而且腦筋也沒有年輕時的清晰。像高中考大學的時候去算那些三角函數、反三角函數的, 看病看了三十年後,我已經沒有辦法了,但是這些學門相當重要,拓樸學、 熱力學,需要心境單純、腦筋清晰的時候去學。如果有的基礎,接著在學中醫的時候產生了靈感,趕快用那些方法先試看看。

從生活中做起—不同學門的朋友相互激盪想法

接下來就是要有一群不同學門的朋友,大家常常聚在一起,把想法、做法、結果,相互討論,成為一個社群,這種東西互相激盪,你會發現一個更有趣的境界。 我們不要把中醫抓在手裡不放,中醫是一個很寬廣的世界,以前的人在做中醫是很了不起的,很早就看到一些大自然的現象,然後又能去應用,格局是非常非常大的,天文、地理、人事都包進來,你們去看《內經》就曉得。

這些東西和不同領域的朋友相互激盪應該好好的去培養,甚至我覺得高中就應該開始了。 鼓勵優秀的人來考中醫系, 讓大家早早開始接觸中醫, 高中的時候就可以動腦筋,去想有什麼方法來研究。

可茲借鏡的研究方法—跨領域合作團隊

舉凡賴鵬舉醫師是北醫的,成立了一個整合醫學小組,他們用一些像拓樸學之類的數學方法,研究中醫的辨證論治,那非常的好啊。應該多鼓勵不同領域像數學系、物理系的專業人員投入研究中醫,這樣的社群應該要持續的去鼓勵。陳履安先生在國科會 ,鼓勵氣的研究,後來台大李嗣涔校長 、還有東吳大學理學院陳國鎮院長、婦產科教授崔玖醫師都有精彩的發明, 這可能是未來諾貝爾獎的希望,為什麼不做? 李嗣涔校長到現在還在做氣的研究 ,我非常欽佩 。人在做研究 時 ,自己的境界也會不斷提升,也越了解自然現象。

Q:老師有在研究脈診儀,我們好奇脈診儀診察哪一類疾病上有最顯著的效果?

目前脈診儀較有研究成果的疾病類型—心血管疾病

整體來講,現在絕大多數都是被用在心血管疾病 。這其實也合理,因為血管的問題,當然可以從這裡(寸關尺)去看,但是它絕對不限於此,因為中醫如果用脈診(寸關尺)只在看心血管,那就是個大笑話 。它還看糖尿病、精神病、還可以看失眠。所以脈診儀的使用應該就像中醫的脈診一樣,中醫可以在脈上看到什麼,好的脈診儀就應該要能夠偵測到什麼。

脈波儀研究的難處

很多疾病的脈都已經被研究過了,但是大部分都是點狀的結果 ,非常可惜。比方說,心肌缺血的人,脈波儀檢測出什麼變化? 做完以後就離開了,再也不碰脈波儀了。誰能夠把脈 波儀變成一把他隨身帶著的劍,隨著他走四方,可以每天舞,舞到身劍合一,這就是每天要看病,每個病人去使用 。 病人一邊治一邊給他做脈波 ,再看看原先那點有沒有改善? 能持續這樣做下去的人非常少。

脈診儀一直延續研究下去,才會變成一個學術 。也不用太心急,心電圖發明到現在一百多年, paper 還不斷出來,不斷發現新的知識 。阿斯匹靈這個老藥,存在社會上超過一百年, 我們還是不斷發現它新的作用。現在每個醫生只要選定一個主題,比方說糖尿病的周邊神經病變,用脈波儀一直做下去 ,就會變成世界級的專家,這些學問才可以放進現代的教科書裡頭。 所以我們應該策略性地鼓勵大家用儀器 ,每種疾病累積個三年五載,人工智慧也許可以幫忙 。

那還有一個問題,脈波儀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完善的機型,新的機型還一直出來。只要新的東西出來,舊的東西就會斷掉,檢測的結果也就連不起來這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

主題三、給學生的建議

Q:面對現今中醫環境的變革, 老師覺得我們現在的大學生,要培養什麼樣的能力,打好什麼樣的基礎,或者說我們未來對於中醫的定位應該是怎麼樣呢?

醫療體系現況

現實面就是這樣,大醫院都比大的,裡面都是重裝備、高科技,做一個檢查, PET 、 MRI 等,都要花幾萬塊錢。 面對這種環境 ,身為中醫現在只有兩種方法,第一個,就是切進去用它(那可能要變成西醫)。 第二種方法,就是去跟它合作。醫院中醫部的醫師去找核醫科、放射科合作,這也是一條路。

台灣85% 的中醫師都在開診所,彼此連見面都難, 如果被綁在診所,一天兩個診、 三個診的 ,沒有餘力去想中醫的學術未來。

中醫在這個情況下的發展方向:成為「通路」

這一局怎麼玩呀? 我們可以做什麼呢? 就像7-11一樣,小時候我們要寄信,要跑郵局,現在跑7-11 就可以寄了,這個產業一直在改變。如果中醫可以做到像 7-11 的時候,就成為通路路。去醫院看病 不但要排隊排很久,看病、掛號、拿 藥、做 檢查,隨便就是一個早上或是一整天。但中醫診所就像7-11,我下了班、吃過晚餐,到 附近 的診所去看病小問題就解決 了, 大病才要轉到大醫院,開刀、做檢查。 便利商店的好處是,80% 的日常用品都可以在它那裏 找到,找不到你還可以用訂的,好處是它深入你的生活。

努力去瞭解生活各層面,並提供相對應建議或轉介

中醫是門很特別的學問,對於食衣住行都能講出一套道理。如果把中醫都讀懂了而且會用,我們就是便利商店,沒有一個學門像中醫這樣子,食衣住行都能講出一套道理來 。

以前中國醫藥大學有一個社團,五術社,「山、醫、命、卜、相」,人生下來的八字,是他的達文西密碼,懂得人,結合四診的可能,會知道這個人心血管就要出問題,叫他小心,幫他分析原因,提出具體建議。

由通路建立產業鏈

中醫與營養學、運動醫學、環境醫學,甚至旅遊等各種合作,可以發展出許多新的服務, 這些可以變成一個產業鏈, 中醫做得到是因為它能涉入的層級既深且廣 。所以在大學時,就 要上營養學、運動醫學、環境醫學…等等,你要自己去多看看,去交各式各樣的朋友 。

這可以開展一套健康管理和生活規劃,跟很多產業去做結合。大學時代在社團裡,就要去認識相關學門,該修的課要選,不能選的就去旁聽。暑假去學、 飛到外國去學。我們要發展很多有憑有據的學術 ,然後跟各個學門去聯合,因為一個人時間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時做中醫、開旅行社、開運動中心、又開超商的 。 重點是把這些東西帶入中醫的思維,去介紹給人家。

具體例子—「家庭醫師 」

家庭醫師可以做成會員制。周圍的社區。每一戶都有男女老少,有時候還三 、四代,說不定還有寵物。這些人有事都可能先諮詢你,我們就 要好好的瞭解生活的各個層面。

以飲料來講,你叫他不要喝這一牌,喝哪一牌、為什麼,那你就要講出個所以然。你告訴病人要吃清淡一點,為什麼什麼叫清淡一點? 去哪裡吃清淡一點又好吃?

我們也要幫會員定期檢查,要有人提醒他們 :「 張大媽,你們家先生 ,時間到了要過來把把脈。」 用一個脈波儀做出來給他看,發現是心血不足 ,那心臟就要進一步做檢查了,轉到大醫院去,回頭給他開個丹參、四物湯,讓他能夠改善問題 。 我們要主動去學習,一輩子的學習, 需要什麼能力就去學,把它融會貫通並具體應用。

後記

打逐字稿和整理採訪紀錄時,張恒鴻老師的溫文儒雅、敏銳細膩的思考彷彿再度重現。兩個多小時的採訪,實在獲益良多,尚覺意猶未盡。從老師身上,我們看見了良醫風範,除了靈活敏銳的思路,更有能體察天地萬物的心。讓我們明白, 中醫,絕不只是一個工作,而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應將它真正融入生活之中,懷抱寬闊的胸襟,從周遭的點點滴滴尋找靈感,藉之以認識天地及生命。